《井下焊接安全措施》講解了在煤礦井下進行焊接作業時應采取的全面的安全措施。施工準備階段,文件強調了電氣焊工具和材料運輸過程中需輕拿輕放,防止碰撞,并且氧氣、乙炔瓶不能混裝,嚴禁搭乘人車提升機及運輸。還規定檢查電氣焊設備必須完好可靠,接線符合標準,不完好不得使用。作業點10米內的煤塵、浮煤需沖洗清理干凈,確保消防設施到位。施焊地點前后兩端各10米內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并備有不少于兩個干粉滅火器和足量滅火砂。此外,對電氣焊操作人員個人防護裝備進行了嚴格要求,包括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等,衣領袖口必須扎緊。
安全技術措施方面,《井下焊接安全措施》描述了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掌握電氣焊相關知識。參加作業人員需具備一定專業技術入井常識。施工作業由負責人統一指揮,安全員負責檢查和監督。瓦斯濃度檢測是重要環節,電、氧氣焊作業前必須由瓦斯員檢查工作地點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其他有害氣體也需符合規程要求。對于施工環境中的支護,要求采用不燃性材料。氧氣、乙炔瓶存放距離大于5米,距施工地點超過10米。風大時,要背風作業并設擋風設施,下方用不燃性材料接收火星。施焊點上風側、下風側10米范圍灑水降塵,電氣焊作業過程全程監督,定期測瓦斯濃度。電焊機的接線拆線由專職電工完成,外殼和焊件接地,電纜和焊把手柄絕緣良好,地線不小于50mm2,潮濕地方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干燥木板或絕緣膠板上。出現著火時,及時撲滅,登高作業有人監護。在安裝給煤機和皮帶機處作業時,必須停止運行,做好防護。跟班領導必須現場指揮,確保施工安全。
《井下焊接安全措施》適用于煤礦井下從事電氣焊作業的相關人員,包括電氣焊操作人員、安全員、瓦檢員、跟班領導等。這些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文件中規定的各項安全措施執行作業,確保井下焊接工作的安全性。該文件特別針對煤礦行業,在保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也確保了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文件內容涵蓋了從施工準備到施工結束后的所有關鍵環節,為井下焊接作業提供了詳細的指導,確保相關人員能夠遵循正確的操作流程,預防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