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礦的生產特點與安全管理對策》講解了露天礦生產所具備的一般特性以及自身獨特的屬性,并深入剖析了針對這些特性所制定的安全管理策略。露天礦生產具有季節性、變動性、開放性和機動性等獨特特點。在季節性方面,受自然氣候影響,不同季節存在高溫困倦、中暑、雨天道路泥濘及臺階塌方等問題,容易導致7、8、9月事故頻發;冬季則面臨設備防火和雪天卡車打滑問題。對于變動性,由于采掘線推進、排土場發展和道路更替等因素,使得作業環境持續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而開放性和機動性決定了露天礦難以實現封閉式生產或工廠化生產,運輸卡車和指揮車具有很強的機動性。為確保安全生產,從生產連續性的角度出發,制定了“四定”規定,包括定時停產、定位交接、定鏟停車和定時放炮,從而避免設備、人員交叉帶來的安全隱患。為了保持生產的均衡性,通過改造薄弱環節如提高運煤能力,加寬卸煤棧橋,同時嚴格按照計劃組織生產,控制加班延點現象,以減少事故風險。針對季節性特征,在雨季加大反“三違”力度,加強安全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支持職工工作,并注重防排水措施;冬季則強化設備防火預防措施和雪天行車安全保障。
《露天礦的生產特點與安全管理對策》適用于從事露天礦山開采的企業及其管理人員。具體而言,適用于那些需要理解和應對露天礦特殊生產條件下的各類企業和機構,尤其是負責規劃、監督和執行日常生產活動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級管理人員。該文提供的經驗和方法有助于指導企業如何根據露天礦的具體生產特點來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確保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企業正常運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