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井下人員窒息和中毒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煤礦井下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以及在不同濃度下人體可能出現的反應。文件詳細列出了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0.0024%以上時對人的影響,從無害到致命的具體癥狀,并規定井下風流中一氧化碳濃度不得大于0.0024%。同時,文檔也描述了空氣中含氧量減少時對人體的危害,強調氧氣濃度低于20%時可能引發的各種生理不適。此外,該文件還列舉了井下一氧化碳超限和缺氧時可能出現的征兆,如巷道空氣溫度升高、濕度增大等現象,并指出任何人發現這些預兆必須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為了防止人員窒息和CO中毒,文中提出了多項安全技術措施,包括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的合理性與可靠性,要求入井人員隨身攜帶隔離式化學氧自救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保證各采掘工作面正常通風,杜絕無計劃停電停風現象,健全和完善各類通風設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在獨頭巷道或通往采空區的巷道施工作業前安設局部通風機,以及嚴禁非瓦斯檢查人員進入特定區域。
《預防井下人員窒息和中毒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炭開采行業,特別是地下煤礦作業環境中的所有相關人員,包括但不限于礦工、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應急救援人員。此文件旨在為上述人員提供具體的指導方針,以應對井下可能發生的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風險。它不僅有助于提高礦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還能為管理層制定更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依據,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通過遵循本文件中的各項規定和技術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井下窒息和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煤礦生產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