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修廠氣割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煤礦井下氣割作業的安全技術規范和具體操作流程。該文件詳細描述了從作業票的審核、工具及設備的準備到現場環境檢查等一系列準備工作,確保所有條件符合安全標準后才能進行施焊作業。在施焊前,瓦檢員需要確認氧氣瓶與乙炔瓶的擺放正確無誤,并且噴槍及其管路沒有漏氣現象;同時要保證滅火器、滅火沙箱或沙袋等消防設施到位,并清洗作業現場煤塵,配備已溝通水源的消防水管。此外,安檢員還需確保施焊人員具有相應資質,攜帶的火種符合要求。文件中強調,在北三16#水倉使用氣焊作業時,必須先將水抽空并加強自然通風。施焊過程中,瓦檢員每10分鐘檢查一次瓦斯濃度,確保其不超過0.5%,并且在施焊完畢后,需對施焊點灑水降溫至少監督1小時以上。最后,施焊完成后,相關人員需向調度室匯報情況并做好記錄。
《煤礦機修廠氣割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機修廠從事氣割作業的相關人員,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負責人、氣焊工人、安檢員、瓦檢員以及跟班領導等。該措施旨在為這些人員提供一套完整的氣割作業安全指南,以確保他們在進行氣割作業時能夠遵循嚴格的程序和標準,從而有效預防火災、瓦斯爆炸等事故的發生。適用于神華烏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礦以及其他采用類似工藝和技術的煤礦企業,確保在復雜多變的井下環境中實現安全可靠的氣割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