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板管理技術安全措施》講解了在煤礦開采過程中,針對不同階段和部位的頂板管理采取的具體技術安全措施。文中描述了開切眼、樓眼、配風巷施工前必須詳細了解開口位置、方位、施工方法等信息,嚴禁盲目生產。強調了施工前后對巷道加固、支護方式及參數的規定,例如緩傾斜煤層采用一梁二柱支護,急傾斜煤層采用“井字型”或“人字型”支護,并詳細說明了支護的具體要求。對于傾角大于30度的區域,必須設置擋礦(矸)板,確保礦矸分段下放,防止掉落傷人。此外,文中還提到上下人員傳送材料時的安全喊話制度,以及配風巷與開切眼或樓眼匯接處的特殊支護要求。在采面初采期,首次來壓期間需調整柱排距、加密切頂線、控制頂板下沉速度,同時禁止工作人員在無護身柱保護下作業。周期來壓時,技術人員要提前預警,加強地壓監測和安全出口區域的頂板管理。針對漏垮型和推垮型兩種冒落特點,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如選用合適支護方式、嚴格按規程操作、及時扶正崩倒支柱等。
《頂板管理技術安全措施》適用于煤礦行業的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一線作業人員。該文檔旨在為這些群體提供系統全面的指導,確保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能夠遵循科學合理的安全規范進行操作。特別是在涉及頂板管理和維護的環節中,幫助相關人員了解并掌握各類具體的技術安全措施,以減少事故發生的風險,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提高生產效率。這對于提升整個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