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來壓防護措施》講解了綜放工作面在初次放頂后,隨著工作面的繼續推進可能出現的老頂懸臂梁結構及其導致的工作面切頂線及其它支柱支承壓力加大的現象,即周期來壓。文中詳細描述了周期來壓的九個預兆,包括頂板下沉速度增加、支架受力猛增、煤壁片幫等,并針對這些預兆提出了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例如,在發現有來壓顯現時,工作面上下順端頭支護必須打穩打牢,單體支柱的初撐力不小于90KN;當出現漏煤或矸石時,回柱時應使用坑木背材擋矸;遇到煤壁片幫嚴重情況,應迅速撤離工作面,待壓力穩定后再作業;為減少應力集中,需保持工作面煤壁、溜子和單體柱平直;周期來壓期間堅持循環注液,確保單體柱柱壓不低于11.5MPa;采取小進度循環方式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以保持煤壁完整;加強現場跟班管理,及時掌握工作面推進度和壓力變化情況;生產科設專人24小時值班監測壓力,每30分鐘觀察一次;提高支架支撐強度,確保支架初撐力達到24MPa,全工作面支架合格率不低于80%;割煤后及時支護并保持支架數量和質量符合規定要求;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期間盡量縮小控頂距,減少工作面壓力;加強上下巷端頭及超前支護管理;當有壓力顯現時,及時推溜、移架并升緊支架,打開護幫板減少頂板裸露面積;確保工作面三平、兩直、一凈、兩暢通;安排專人每班觀測煤壁和支架情況,通過語音通話系統通知所有人員帶壓移架;調度室要記錄各項匯報內容,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
《周期來壓防護措施》適用于煤礦綜采工作面的操作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該文檔特別適合那些需要應對周期來壓現象的礦井,尤其是初次放頂后的綜放工作面。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學習本文檔了解如何識別和處理周期來壓的各種預兆,從而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工作面的安全。安全管理人員可以依據此文件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安全管理規定,監督和指導現場操作,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技術人員則可以根據文檔中的技術措施優化工作面的設計和施工方案,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此外,本文檔也適用于相關監管部門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