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防塵與粉塵檢測安全技術》講解了粉塵的性質及其危害。粉塵是指能夠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懸浮粉塵是一種氣溶膠,其分散媒是空氣,分散相是固體粒子。飄塵是能夠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粒徑 10μm 的粉塵沉降到地面需要 49 小時,而粒徑 0.5μm 以下的粉塵可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而不沉降。直徑 5μm 以下的塵粒被認為是引起塵肺的主要有害粉塵。煤礦巖巷掘進工作面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通常在 10%以上,最高可達到 80%,多數在 30%至 40%之間。煤塵具有爆炸性,無煙煤礦采煤工作面的煤塵大多數屬于無爆炸性煤塵,而煙煤、褐煤煤礦采煤工作面產生的煤塵均屬爆炸性粉塵。煤塵爆炸的下限濃度為 30-50g/m3,上限濃度為 1000-2000g/m3,爆炸力最強的濃度為 300-500g/m3。煤塵爆炸的引爆溫度一般為 650-990°C,爆炸火焰溫度可高達 2000°C,爆炸壓力可高達 1.9MPa。煤塵爆炸時,沖擊波傳播速度大于火焰傳播速度,最高可達 2000m/s 以上。煤塵爆炸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爆炸區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可高達 8%。粉塵的另一大危害是導致煤工塵肺,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沉積在肺部,可導致肺組織逐漸發生纖維化,最終影響呼吸功能。掘進工長期吸入游離二氧化硅較高的巖塵,可發生矽肺;采煤工人長期在高煤塵環境里工作,可發生煤肺。根據近幾年的報道,煤礦塵肺患病率較前有所下降,一般在 3%-10%之間,平均 5%左右。
《煤礦防塵與粉塵檢測安全技術》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現場作業人員以及相關監管部門。該文檔詳細介紹了粉塵的性質、危害及防護措施,旨在提高煤礦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減少粉塵對工人的健康危害和礦井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