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氣焊(割)工操作規程》講解了手工氣焊(割)工在操作過程中應遵循的一系列安全規范。該規程強調了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和相關設備的安全使用規則,要求在工作前或長時間停工后再工作時,必須全面檢查所有設備,確保接頭、閥門等部件緊固且無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同時,禁止使用沾有油脂的工具,并規定了檢查設備漏氣只能用肥皂水試驗,不得使用明火。規程還指出,氧氣瓶和乙炔瓶與明火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10米以上,若條件受限,也應至少保持5米,并采取隔離措施。此外,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氣瓶閥門,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敲擊,而應用溫水或熱沙解凍。焊接場地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時應避免陽光直射氣瓶。工作結束后,應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清理現場,并將氣瓶放置在指定地點,下班時需立即卸壓。壓力容器及相關安全附件應定期校驗和試驗。
《手工氣焊(割)工操作規程》適用于從事手工氣焊(割)作業的工人,尤其是那些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和維修保養等領域工作的人員。該規程為操作者提供了詳細的安全操作指南,旨在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