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氣焊(割)工安全操作規程》講解了手工氣焊(割)操作中的各項安全規范和要求。該規程詳細列出了從一般規定到具體操作步驟的每一個細節,確保操作過程中的安全。首先,規程強調了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及相關設備的安全使用規則。乙炔站的操作需由專人負責,并遵循乙炔站安全運行規程。工作前或長時間停工后再工作時,必須全面檢查所有設備,確保無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檢查設備漏氣時,只能用肥皂水試驗,嚴禁使用明火。規程還明確了氧氣瓶和乙炔氣瓶與明火的距離要求,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氣瓶閥門。氣瓶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敲擊,應使用溫水解凍。焊接場地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時需防止陽光直射氣瓶。此外,壓力容器及附件應定期校驗和試驗,工作完畢后要妥善處理氣瓶和乙炔發生器。關于電石的儲存和搬運,規程指出電石桶應密封并標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拿輕放,防止產生火花。電石起火時應用干砂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禁止用水。乙炔發生器的使用和維護方面,規程強調了設備的安全標識、搬運方式、材料選擇、溫度控制、防爆裝置的檢查和更換。水封式安全器的使用要求包括水位檢查、垂直放置、定期清洗和大修。橡膠軟管的使用則要求經過壓力試驗,長度適中,接頭處固定牢固,顏色區分明確,使用過程中注意安全。
《手工氣焊(割)工安全操作規程》適用于從事手工氣焊(割)作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特別是在制造業、建筑業、機械維修等領域中需要進行氣焊(割)操作的工作人員。該規程不僅為操作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指導,還為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確保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