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技術基礎》講解了機械安全技術的基礎知識,涵蓋了機械分類、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以及機械危險部位及其安全防護措施。該章節詳細介紹了10類機械的用途,包括動力機械、金屬切削機械、金屬成型機床、交通運輸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通用機械、輕工機械和專用機械,并對每一類機械進行了具體說明。文中強調了機械性危險產生的條件,如形狀或表面特性、相對位置、動能、勢能、質量和穩定性、機械強度不夠以及料堆坍塌等。同時,還闡述了非機械性危險,例如電氣危險、溫度危險、噪聲危險、振動危險、輻射危險、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以及未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而產生的危險。針對機械危險部位的安全防護措施,文檔描述了轉動、直線運動以及轉動和直線運動結合部分的具體防護方法,如利用護套、固定式防護罩、鉗型防護罩、砂帶機的止逆裝置、沖壓機和鉚接機的手指存在感知裝置等。最后,《安全生產技術基礎》探討了實現機械安全的途徑與對策措施,提出了“三步法”以消除或減小相關風險,即本質安全設計措施、安全防護措施和其他補充保護措施。
《安全生產技術基礎》適用于各類機械制造、加工和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那些涉及機械設備操作、維護和管理的人員。該文檔不僅為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企業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時提供了依據。它覆蓋了從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到高層決策者的廣泛受眾,確保所有相關人員了解機械安全的重要性和具體措施,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機械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