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修區爆破工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危險源》講解了巷修區爆破工作中的五個主要危險源及其對應的管理標準和防控措施。爆破后炮眼內留有殘爆、瞎爆、拒爆的炮眼操作不當容易造成操作工崩傷,屬于重大風險。對于這種風險,需要嚴格執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對不同情況下的拒爆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并且在處理過程中嚴禁進行與處理無關的工作。裝藥過程中遇到雜散電流容易引爆電雷管導致人員炸傷,同樣為重大風險。此情況下,要求操作工著裝避免靜電,使用絕緣性能好的放炮母線,并確保連接線路懸空,避免接觸導電體,以及規定了具體的裝配引藥的操作規范。封泥長度不足或裝配引藥不當造成施工效果不佳甚至人員傷亡屬于中等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明確了不同深度炮眼所需的封泥長度,強調了正確的裝配引藥方法,包括防止電管受損,正確插入電雷管等具體操作細則?;鸸て愤\送過程中的劃碰現象可能導致火工品失效甚至引發爆炸,也是中等風險。對此,制定了嚴格的火工品領退及保管制度,禁止使用可能引起摩擦的運輸工具,限制穿著化纖衣物,規定了安全的存放地點和運輸方式,確?;鸸て返陌踩?。最后,放炮時人員未撤到警戒距離外有掩護的地點容易被碎石打傷,同樣是中等風險。該風險要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確保所有非相關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明確警戒距離并設置警戒繩,保障放炮員在安全位置進行操作。
《巷修區爆破工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危險源》適用于煤礦及其他礦井內的巷修區爆破工作,特別是從事爆破作業的操作工人及相關管理人員。這份文件詳細列出了爆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點,并提供了詳盡的風險防控措施,旨在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減少事故發生率,保障人身安全。同時,它也適用于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在制定行業規范和檢查標準時可以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確保礦山企業遵循嚴格的安全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