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石化設備安全運行的有效方法》講解了石油化工生產設備在高溫高壓和腐蝕物影響下,由于使用時間、材料失效機理等因素導致的損壞情況。文章指出,設備在密封狀態下運行,其受損狀況難以準確掌握,這既影響安全生產,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為解決這一問題,1993年美國石油協會聯合20多家國際大型企業委托挪威船級社開發出基于風險的檢驗(RBI)評價方法,并于1998年正式推出相關規范。RBI是一種優化檢驗策略的方法,通過科學分析設備潛在損傷機理、失效模式、失效概率和后果等,進行風險排序,找出薄弱環節,制定合理的檢驗計劃,實施風險減緩措施,確保設備本質安全,減少運行費用。具體而言,RBI采用先進的軟件,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及專業知識,對工廠設備和管線進行風險評估與管理分析,提出根據風險等級定制的檢測計劃,明確破壞事故的可能性、潛在破壞位置、破壞頻率以及正確的測試方法。通過這種“有的放矢”的科學檢測計劃,保證企業安全可靠運行并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同時,RBI的應用消除了盲目使用帶來的風險,避免過度檢驗維修造成的浪費。國內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自2005年起應用RBI技術,在第一重油催化裝置上進行了多次數據分析和調整,明確了風險分布及成因,提出了降低風險措施,并成功延長了一年的檢修周期,降低了檢修費用,增加了企業效益。文章強調了RBI技術實施需要知識淵博且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隊伍和高水平計算機軟件系統,并指出該過程包括分析、制定計劃、實施、檢查審核修正等多個階段。完善的RBI系統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自身安全生產狀況,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手段,創造更安全的環境和更多財富。
《保障石化設備安全運行的有效方法》適用于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企業,尤其是那些擁有復雜生產流程和高危設備的企業。該文檔不僅適用于企業的設備管理部門,也適用于負責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它為這些人員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基于風險的檢驗方法,幫助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評估和管理設備風險,確保生產安全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對于正在考慮引入或已經實施RBI技術的企業來說,本文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技術指導,有助于他們優化設備管理和維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