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維修電工危險源辨識》講解了礦井維修電工在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源識別與控制措施。文章闡述了從進入工作地點到完成檢修工作的整個流程,強調每個環節的安全檢查要點。具體指出巷道片幫、頂板離層及脫落、支護不良等物理環境問題,以及未按規定檢查瓦斯濃度、個人防護用具和設施不全、違規帶電操作等人為因素帶來的風險。針對這些危險源,文件詳細列出了相應的預控措施,如發現巷道異常必須及時撤離并匯報、使用完好的瓦斯報警儀定期檢測瓦斯濃度、確保所有安全防護裝備齊全且完好無損、嚴格執行停電閉鎖掛牌制度、進行驗電放電后再接觸電氣元件、防止設備內遺留工具雜物、杜絕帶電搬遷設備以及送電前進行全面復查等。此外,還明確了具體的作業標準,包括保持巷道結構穩定、嚴格控制瓦斯濃度、使用合格絕緣工具、遵循斷電閉鎖原則、落實驗電放電程序、確保設備內部清潔無異物、規范電氣設備搬運流程以及最終送電前的全面檢查。
《礦井維修電工危險源辨識》適用于煤礦行業從事礦井電氣維修工作的人員,特別是負責礦井下各類電氣設備維護和檢修的技術工人。該文檔為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了系統化的指導,幫助他們識別潛在的安全隱患,掌握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自身及同事的生命安全。同時,也適用于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團隊,作為制定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重要參考依據,以確保企業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提高整體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