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庫檢修危險因素分析預測及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在進行灰庫檢修作業時,各個作業環節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及其對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該文檔詳細描述了從辦理工作票及安全交底開始,到接電源、進入電除塵器、使用腳手架、防止高處墜落、避免落物傷人以及防止掩埋等多個方面存在的風險。對于無票作業和未進行安全交底的情況,強調了必須嚴格遵循工作票制度,確保所有參與人員了解安全措施與注意事項。針對觸電風險,要求濕手不得操作電源,并且要使用帶有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和經過校驗合格的電氣設備。進入電除塵器作業時,特別指出需要佩戴防塵口罩以防護粉塵吸入。在使用腳手架時,明確檢查標準搭設并驗收合格的重要性,確保其結構穩固且材料符合規定。為防止高處墜落,提出嚴格執行腳手架管理制度,禁止有不適病癥者作業,正確使用安全帶等措施。為了避免落物傷人,規定拿送物件需穩妥,工具應妥善放置于工具袋內。面對掩埋風險,制定了詳細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如清理積粉、加固站立面、禁止開啟相關設備等。同時,在防止中毒、中暑和窒息方面,提出了進灰庫前通風和儀器檢測的要求,保證含氧量充足,環境溫度適宜,并適時輪換作業人員。
《灰庫檢修危險因素分析預測及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電力、冶金等行業中涉及灰庫檢修作業的企業單位。這些行業內的企業通常會遇到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存儲問題,而灰庫作為主要的儲存設施之一,在檢修過程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此文件不僅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了全面的風險評估指導,還為現場工作人員明確了具體的操作規范和安全防護要點,有助于提高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性,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此外,它也為新員工培訓提供了寶貴資料,使他們能夠快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