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鑄鋼廠噴爆事故》講解了2012年2月20日發生在遼寧省鞍山市鞍鋼集團公司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鑄鋼廠的嚴重安全事故。事故描述了當天在生產毛重為95噸水電下環的過程中發生的砂型型腔噴爆事件,導致13人死亡和17人受傷,其中6人為重傷。此文章詳細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指出型腔內部或底部殘余水分過高,在高溫鋼水澆注過程中迅速膨脹而引發噴爆,并指出了采用多“鋼包”同時灌注和地坑式車間的設計也是導致多人遇難的關鍵因素。文中提到該工廠主要設備涵蓋75噸、150噸、300噸真空澆注地坑等設施,年產7萬噸鑄鋼件。最后從此次事故總結出若干啟示及教訓:應完善熔融金屬作業操作規程;嚴格檢測原砂含水量并確保工藝達標;在地坑造型中了解水位情況,安排好排氣孔道保證氣體排出;定期檢查熔融金屬罐并確認其烘干狀態再投入運行。
《鞍鋼鑄鋼廠噴爆事故》適用于鋼鐵鑄造及相關行業的安全管理從業者、技術人員以及工廠管理人員,特別是對熔融金屬作業安全有關注需求的人群。它可為使用高溫液體金屬的企業,如鑄造廠、鋼鐵廠等地,提供事故預警和風險防控的經驗與指導方案。通過研究本案例,相關人員能夠認識到安全生產規范落實的重要性,以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