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和國家安全教育》講解了國家安全的基本概念、國際國內形勢以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該文指出,國家安全是指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社會、軍事和生態(tài)等多方面的安全,確保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將每年的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文章強調,通過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可以增強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努力,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文中還詳細介紹了國家安全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軍事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在國際國內形勢部分,文章分析了當前和平與發(fā)展的主題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以及大國關系的變化,特別是中美、中日、中俄和中印之間的復雜關系。此外,文章還討論了海上爭端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如恐怖主義、環(huán)境問題等對地區(qū)安全的威脅。在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方面,文章列舉了多種具體表現形式,包括陰謀顛覆政府、分裂國家、間諜活動、竊取國家秘密等,并對“資助”、“勾結”和“其他破壞活動”進行了詳細界定。
《國防和國家安全教育》適用于各級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和社會團體,特別是涉及國家安全工作的部門和人員。該文旨在提高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增強社會各界對國家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國家安全的維護工作。通過學習該文,相關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國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應對各種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