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站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講解了液化石油氣事故的兩大類情況,即泄漏與燃燒(爆炸),詳細描述了每一種情況下的具體措施以確保人員安全、環境安全,并將損害降至最低。對于泄漏事件,《規程》指出蒸汽沿著地面擴散且易于積聚于低洼處的特點,并強調要在上風處停留而不進入低洼地帶,還明確規定了無關人員需要撤離的距離為100米以上,而對于大泄漏,則至少隔離800米區域。文件中詳盡羅列了一系列的應急步驟,包括中毒處理方法——如遇皮膚接觸時凍傷要進行專業醫療救治或者吸入氣體要迅速轉移到空曠通風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等。在控制泄漏源環節提到利用木楔子堵漏或是用水槍降低摩擦引起火花風險的方法。當涉及到燃燒(爆炸)的情況時,《規程》建議對小火采用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大火則借助水幕和霧狀水;針對有儲存設施的火場更是規劃了一個更大范圍,半徑1600米的緊急隔離區,并要求通過關閉閥門切斷材料供給,用射流水冷卻罐壁來保護周邊不受威脅,最后強調盡可能采取遠距離滅火或者遙控滅火方式。
《液化氣站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適用于液化氣站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及相關應急救援隊伍成員,涵蓋石油化工行業的各個層面。尤其對于液化氣儲存設施周邊居民區的民眾而言,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正確判斷和配合應急行動,保證自身安全撤離,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它也為政府部門提供了指導,幫助政府在事故發生后能夠合理有效地調配資源開展救援工作。該文檔特別強調液化氣站在日常運營中的安全保障工作,為行業內的企業制定內部應急預案和員工培訓提供了權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