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場崗位設備使用維護規程》講解了原料場相關生產設備的交接與使用過程中應遵循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旨在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且安全可靠,以實現生產環節的穩定進行。規程闡述了設備交接使用的規定,明確指出接班人應在指定時間到崗,雙方按標準路線及內容共同巡檢,而面對面交接需發生在工作現場,從而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杜絕安全隱患。對于設備交接所包含的主要內容作了詳細介紹,不僅涉及操作牌交接這一基礎環節,還強調了設備運行情況、停機因素及其存在的缺陷問題交接,確保故障處理等事項能有效延續至下個班組繼續跟進,并提及了設備清掃保養、安全防護裝備檢查及記錄填寫等方面的要點。文件提出了嚴格的“三不交接”制度,當有未盡任務如清理當班積累物料或油污時、交待的問題不夠清晰以及就某些事宜出現爭議但未能由班長以上人員作出裁決之前不得完成交接工作,此規定為防止因溝通不良帶來的后續操作困擾與事故風險。另外對交接的具體要求進行了規范說明,例如在一切清楚的情況下簽字確認,若隱瞞了有關設備的信息導致事后發生問題,則交班一方將承擔責任,反之正常移交后的狀況由接班方負責,在遇到設備故障或者安全事故時需要召開專題會研究處理。
《原料場崗位設備使用維護規程》適用于工業企業中設有原料場地并依賴大量專業機械設施進行原料加工儲存管理工作的企業類型。它針對在原料場執行工作任務的操作工人以及直接從事此類設備維護保養的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像冶金業中的燒結礦石堆場,化工行業的大宗原材料堆放區等場所的操作員工尤為適用,同樣對這些行業的現場管理者而言亦十分有價值,他們能夠依據這份規程指導團隊成員進行準確無誤的崗位工作,監督下屬遵守各項操作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