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液體儲罐安全技術規程》講解了液氧、二氧化碳氣體的特性及其危險,液氧作為強助燃劑接觸可燃物存在燃燒和爆炸風險,人體接觸會引發凍傷。液氧蒸發為氣氧能被織物吸附遇火易引起閃爍燃燒。二氧化碳在空氣中濃度超標會影響人體健康并可能造成窒息死亡,且接觸液態二氧化碳會引起皮膚凍傷。該規程描述了設備安裝場所的要求,強調良好的通風條件,堅實防火耐熱的基礎,并確保5米內無易燃易爆物品。同時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滅火器材,場地需清潔干凈,保證槽車或消防車通行的通道寬度。液氧儲存區域必須設有圍墻或柵欄,出入口布局合理,嚴禁明火,地溝入口處設置擋液堰。規程還詳細介紹了槽車充灌的操作規范,如監視壓力表讀數,防止超過規定值,設置導靜電接地裝置,充灌時操作人員必須在現場監督,防止低溫液體外溢,汽車發動機必須關閉等。對于設備的安全使用,規定容器充滿率不得大于0.95,容器投入使用前應檢查閥門、儀表及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低溫液體汽化器的氣體出口溫度不低于-20℃,當設備凍結時不可用鐵錘敲打或明火加熱解凍,液氧容器內的乙炔含量需要定期分析等。此外,對設備檢修也作出明確要求,包括定期檢查校驗容器、槽車容器以及相關安全裝置,檢測防雷、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禁止液氧槽車貯有液氧時動火修理。
《低溫液體儲罐安全技術規程》適用于從事液氧、二氧化碳等低溫液體儲罐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的單位和個人。具體涉及化工、醫療、科研等行業中涉及低溫液體儲罐的相關工作人員,如工程師、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等。這些人員需了解低溫液體特性及其潛在危險,掌握設備安裝場所的安全標準,熟悉槽車充灌和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操作流程,確保日常工作的安全性。同時,本規程也適用于參與設備檢修維護的人員,幫助他們遵循正確的檢修步驟,保障設備正常運行,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