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量分配測算制度》講解了煤礦井下通風管理中關于風量測定與分配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該制度指出,煤礦井下每10天必須進行一次全面測風,通風系統發生變化時應根據情況隨時測風。主要進風巷、回風巷、分風點及采掘工作面都需進行測風,在同一斷面處測風不得少于3次,每次結果誤差不超過5%,如誤差超限需加測直至滿足要求,取平均值測算風速。根據測風站的巷道斷面和風速計算出經過該處的風量,并得出礦井總風量。依據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人員數量、炸藥消耗量計算其需風量,再結合井下硐室、水倉的固定需風量,計算出礦井總需風量。將測算出的實際風量按采掘工作面、水倉和硐室需求分配,并檢驗風速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若不符合則重新調配至合格。為確保風量達到分配要求,還需在井下安設調節風門、風窗和擋風墻等通風設施。
《風量分配測算制度》適用于煤礦企業及其相關從業人員。對于從事煤礦開采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一線工人而言,這是確保井下作業環境安全的重要指導文件。它幫助相關人員掌握如何定期進行風量測定,合理分配風量以保障井下空氣質量,降低瓦斯爆炸等安全隱患的風險。此外,也適用于參與煤礦設計、監理、安全評價等工作的專業機構和人員,有助于他們了解并遵循正確的風量分配原則,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