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講解了礦井火災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及相應的預防措施。礦井火災不僅會導致大量的礦物資源和物質財富損失,還可能引發瓦斯、煤塵爆炸,產生“火風壓”使風流逆轉,導致通風系統紊亂,并且會產生大量劇毒的一氧化碳氣體,對井下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文章引用統計數據指出,截至1994年,我國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煤礦因礦井火災封閉多個采區,凍結大量煤量,并且在不到百年的時間內全球煤礦因礦井火災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其中我國某煤礦曾發生過造成重大傷亡的火災事故。此外,礦井火災還會帶來無法計算的間接損失,包括防火滅火費用、巷道修復費用、礦井減產以及工人心理恐懼造成的生產效率降低等。為了有效預防礦井火災,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技術措施,如采用不燃性支護材料,確保重要區域使用不燃性材料進行支護;設置防火門,防止地面火災波及井下;建立消防材料庫,儲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并定期檢查補充;配備滅火器材于關鍵位置,特別是電氣火災和油料火災時需采用巖粉或沙子撲滅;建設消防水池,在主要巷道中鋪設消防水管并設消防水龍頭。
《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各個層面,從礦井的設計規劃到日常運營管理。具體來說,對于礦井設計師而言,在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采用不燃性支護材料,合理布局防火設施的位置。對于礦井管理者來說,需要重視日常維護工作,定期檢查防火門的質量和靈活性,確保消防材料庫中的物資充足且不被挪用,保障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管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對于一線工作人員,則要掌握正確的滅火方法,了解不同類型火災的應對措施,如電氣火災先斷電后滅火,油料火災使用巖粉或沙子撲滅,以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