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網支護工崗位事故案例分析.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錨網支 護工 崗位 事故 案例 分析
- 資源簡介:
-
《錨網支護工崗位事故案例分析》講解了2008年6月18日掘進一區在3上902運輸巷發生的頂板冒頂事故的全過程和相關成因。這是一次頂板類型的非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在運輸巷中切眼以里6米的位置。事故涉及長5.6米,寬2.8米,高2.1米的冒頂區域,這里有三根間距分別為2.65米和2.66米的錨索(錨索設計排距應為2.7米)。由于冒頂地段位于具有14米落差和70度傾角的斷層區域,中間一根錨索正好錨固于破碎帶之中,在高溫雨季的影響下,圍巖膨脹松散,降低了錨固力,受采動影響進一步破壞圍巖完整性,使得該錨索抽出導致冒頂現象發生。同時,施工隊伍以往主要應對全巖巷道工作,缺乏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巷道頂板巖性和支護規律的認識;對于已有的錨桿拉力檢測工具未能擴展應用于錨索,也缺少相應的離層監測設備,造成隱患預見不足。防范措施強調加強管理和巡檢力度,注重細節處理并采用更穩妥有效的支護方案,如加密支護、雙錨索等方式,強化職工對煤礦安全規程以及頂板管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確保支護質量與人員責任落實,并加大對現場情況變化后的支護形式及時調整優化,增加觀測頻次,以提高作業安全性。
《錨網支護工崗位事故案例分析》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內所有負責巷道開掘與維護的工人及管理人員,尤其是面對存在復雜地質構造如斷層帶的采礦區域時。該文件為上述人員提供了詳細的事故發生原因及其預防方法,有助于他們理解潛在風險和提升應對類似情況的安全操作水平,保障井下施工活動的安全高效進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這對于那些正處在相似工作環境中的團隊,例如正在經歷雨季或者即將進入高溫期的礦區工作人員,尤其重要。通過借鑒此事故中的教訓,能夠有效地指導實際工作流程中的風險防控。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