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平縣某糖業有限責任公司“1?14”較大中毒事故.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金平縣某 糖業 有限責任公司 14 較大 中毒 事故
- 資源簡介:
-
《金平縣某糖業有限責任公司1?14較大中毒事故》講解了發生在2015年1月14日的嚴重安全生產事件及其后果。這起事故發生于糖業公司停產后的重啟過程中,因員工在未通風和無防護措施情況下清洗7號糖漿箱而導致急性中毒,造成4人死亡、多人中毒受傷,同時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事故發生背景源于工廠停產后糖漿液在儲罐內的腐敗發酵,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硫化氫),而設備改裝后閥門位置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的有限空間作業規程增加了風險。此外,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中,其他人員未能做好自身防護導致二次傷害加重了傷亡。調查發現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的安全管理漏洞,比如沒有落實職業病防護設施建設手續、主要安全責任人缺乏相關管理能力、沒有建立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最終報告認定此次是一起生產安全事故并強調企業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并加強應急處理體系建設。
《金平縣某糖業有限責任公司1?14較大中毒事故》適用于所有涉及到有限空間操作和潛在危險物質處理的企業,尤其是食品制造、化工等高危領域中的中小型工業企業或正在實施技術改造項目的單位。對于上述類型的組織來說,本案例提供了寶貴的安全警示:必須嚴格執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并確保對每位從事特殊作業的員工都進行了充分的職業危害告知培訓;另外還需要建立健全包括有限空間在內的所有高危場所的風險識別體系和突發事件響應計劃,提高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以防范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