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兗煤公司濟寧三號煤礦“2.16”溜煤眼通倉事故.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公司 濟寧 三號 煤礦 2.16 溜煤眼通倉 事故
- 資源簡介:
-
《兗煤公司濟寧三號煤礦“2.16”溜煤眼通倉事故》講解了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三號煤礦在2004年2月16日發生的一起溜煤眼通倉事故的過程及原因分析。事故發生在10時30分,北回皮帶上有煤需開空處理,同時四采溜煤眼需要放煤。此時皮帶二隊給調度室發出請求開動皮帶信號。約10時20分左右,調度員通知相關操作人員準備作業,并告知注意事項后啟動流程。因閘門處打開位置和內含稀煤情況,啟動過程導致下方機電工被沖倒受傷。事故導致機電工商秋生左下肢脛骨骨折,共造成了經濟損失1萬元人民幣。文中詳細列舉造成這一事件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現場人員袁克習安全意識不強以及未確保其他工作人員安全撤離等直接問題,生產服務隊交接不清遺留下的煤矸堆積和管理教育不足等原因也是事故的關鍵因素,皮帶司機缺乏必要的工作審批和信息上報程序違反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約束,在已知風險的情況下未能及時匯報并采取謹慎措施,從而為這起不幸埋下隱患。
《兗煤公司濟寧三號煤礦“2.16”溜煤眼通倉事故》適用于煤礦行業中負責礦山生產安全管理和員工教育培訓的企業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對于有井下運輸系統的礦區來說,這份案例為理解由于設備操作規程不規范所導致的人身傷害提供了重要的學習資源。企業可以從此次事故分析出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的根本所在,并據此加強職工安全意識培訓力度以預防類似事故發生;幫助各層面的參與者深入反思自身工作中是否存在疏漏,并且改進相應機制來避免此類人為失誤對企業和個人帶來的損失與損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