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河礦102014S巷冒頂事故.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寺河礦 102014 冒頂 事故
- 資源簡介:
-
《寺河礦102014S巷冒頂事故》講解了該礦回風巷道發生的一起嚴重冒頂事件,詳細分析了事故的具體情況、原因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巷道設計長度為1665米,在2002年9月28日發現冒頂,具體時間不明,冒頂區域位于東軌大巷1495米處,長度達23.5米,最大高度35米,距離首采工作面353.3米。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地質條件、設計缺陷、規程及施工措施不當和工程質量管理方面。地質上,煤層直接頂為泥巖,厚度不均且易風化破碎。設計方面,未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支護參數,忽視了頂板破碎時應增加支護強度的要求。在規程和施工中,作業規程與補充措施存在矛盾,實際施工未嚴格遵循規定,錨桿排距過大,錨索數量不足。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現場存在超控頂距作業、錨固劑使用不當等問題,且質量檢查資料不全,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寺河礦102014S巷冒頂事故》適用于煤礦行業,特別是從事煤礦開采和巷道建設的相關人員。該文檔詳細分析了煤礦巷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質條件復雜性、設計不合理、施工規范執行不到位以及質量管理不嚴等問題,為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了重要的警示和參考。通過對該事故的深入剖析,幫助煤礦企業在日常管理和施工過程中更好地預防類似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安全。適用范圍包括煤礦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以及安全監管部門等,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