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交底.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超前 導管 支護 技術 交底
- 資源簡介:
-
《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交底》講解了后江隧道工程中超前小導管支護的具體操作規范和技術參數。該文檔詳細描述了小導管的設計要求,包括采用長4米的424熱軋無縫焊管加工而成,頭部為錐體以方便插打,并防止漿液前沖;管壁四周鉆8毫米壓漿孔,交叉排列成梅花形布置,避免注漿出現死角,孔間距75厘米,尾部1.0米范圍內不鉆孔以防漏漿,末端焊接環形箍筋防止端部開裂影響注漿管連接。文檔還說明了鉆孔及小導管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例如根據設計間距用紅油漆標出位置,使用錨桿鉆孔并確保孔徑比小導管大20毫米,圍巖松軟時可直接將鋼管頂入,保持鉆桿傾斜度,用高壓風吹凈孔內巖屑檢查鉆孔暢通性和深度。安裝時,鋼管應平行于隧道軸線以57度仰角打入拱部圍巖,每排之間搭接長度須大于1.0米,插入長度不小于導管長的90%。此外,文件強調了注漿工藝,采用注漿量和注漿壓力雙控原則控制注漿時間,先噴混凝土封閉掌子面防漏液,對強行打入的鋼管應先清理管內積物再注漿,注漿順序由下而上,漿液隨拌隨用,水灰比為1:0.51,逐步變濃,使用普通或早強水泥,拌漿時可摻減水劑。注漿過程中不停攪動漿液,避免沉淀分層,注漿完成后4小時內不得爆破作業,注漿壓力為0.6-1.0Mpa,安設分漿器一次性注入3-5根小導管,注漿壓力從0升到終止壓力1.0Mpa,穩壓3分鐘,流量計顯示注漿量較小時結束注漿,必要時設置止漿塞承受最大注漿壓力,注漿時兩側對稱向中間自下而上逐孔進行,如有竄漿或跑漿則間隔注漿,最后全部完成注漿,注漿結束后堵口防止漿液外流。
《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交底》適用于從事隧道工程施工的企業和個人,特別是參與后江隧道建設的相關施工人員、工程師和技術管理人員。此文檔為他們提供了詳細的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指導,包括小導管的設計參數、鉆孔及安裝步驟以及注漿工藝等具體操作規范。這些內容有助于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使相關人員能夠按照標準化流程執行任務,減少施工風險,提高工作效率。通過遵循這份技術交底,施工單位可以更好地規劃和實施隧道工程中的超前小導管支護工作,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