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溫腐蝕導致尾部受熱面泄漏.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低溫 腐蝕 導致 尾部 受熱 泄漏
- 資源簡介:
-
《低溫腐蝕導致尾部受熱面泄漏》講解了某熱電廠在1990年至1995年期間,由于低溫腐蝕導致尾部受熱面(主要是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發生嚴重泄漏的問題。該廠共有三臺DHL2500150/90AII型正轉鏈條爐排熱水鍋爐,在1993年冬季開始,1號爐省煤器管出現泄漏現象,并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逐漸擴散到其他爐子,最終影響到整個尾部受熱面系統。通過詳細的技術檢測,發現主要原因是煙氣中的SO2和SO3在較低溫度下與水蒸氣反應生成酸液,附著在受熱面上形成低溫粘結灰,進而引發化學和電化學腐蝕。此外,停爐保養期間,水分與積灰混合也加劇了腐蝕過程。文章還分析了積灰的形成機制:燃煤含硫量高,燃燒過程中產生的SO3使酸露點升高,而省煤器壁溫低于此溫度時,酸液會在管壁上凝結,加速腐蝕。為防止此類問題,文中提出了多項防治措施,包括改善煤質、改變空氣預熱器結構、加強密封、使用添加劑等。
《低溫腐蝕導致尾部受熱面泄漏》適用于從事火力發電行業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特別是那些負責鍋爐運行維護、設備檢修和安全管理的人員。該案例對了解低溫腐蝕機理及其預防措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于使用燃煤鍋爐的企業,尤其是需要長時間連續運行的大型熱電廠,本文提供的技術經驗和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指導實際工作,避免因類似問題導致的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此外,相關科研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也可從中獲得啟發,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針對低溫腐蝕的防護技術和設備改進方案。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