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南丹縣鴻圖選礦廠尾礦庫10.18垮壩事故(2).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廣西 南丹縣 鴻圖 選礦廠 尾礦 10.18 事故
- 資源簡介:
-
《廣西南丹縣鴻圖選礦廠尾礦庫10.18垮壩事故》講解了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時50分發生在廣西南丹縣大廠鎮鴻圖選礦廠尾礦庫的重大垮壩事故。該事故造成了28人死亡,56人受傷,70間房屋不同程度毀壞,并導致直接經濟損失340萬元。文檔描述了選礦廠的基本情況,指出其是由姚肇奎和姚仕明共同投資500萬元建設的私營企業,位于南丹縣大廠礦區華錫集團銅坑礦區邊緣,于1998年8月開工建設,1999年6月建成投產。選礦廠的日處理量為200噸/天,而設計選礦能力為120噸/天。尾礦庫沒有進行正規設計,是依照大廠礦區其他尾礦庫模式建成的,未經有關部門和專家評審。基礎壩由石頭砌筑而成,地上部分高2.2米,埋入地下約4米,壩頂寬4米。后期壩總高9米,壩面水平長度25.5米,采用人工集中放礦筑子壩的沖積法筑壩。事故發生時,尾礦庫已接近最終閉庫數值,壩下有50多間外來民工工棚。事故經過表明,尾礦庫后期壩中部底層首先垮塌,隨后整個后期堆積壩全面垮塌,共沖出水和尾砂14300立方米,其中水2700立方米,尾砂11600立方米,庫內留存尾砂13100立方米。尾礦和庫內積水直沖壩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彈回來后,再沿壩側20米寬的山谷向下游沖去,一直沖到離壩首約700米處。事故將尾礦壩下的34間外來民工工棚和36間銅坑礦基建隊的房屋沖垮和毀壞。事故性質和原因分析顯示,這是一起由于企業違規建設、違章操作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管理和監督不到位而發生的重大責任事故。直接原因是基礎壩與后期堆積壩之間的滑動面抗剪能力極低,加上尾礦庫長期蓄水過多,干灘長度不夠,壩體始終處于浸泡狀態,最終因承受不住巨大壓力而垮塌。間接原因包括審批把關不嚴、企業急功近利、尾礦庫庫容小、尾砂粒徑過小、業主及從業人員素質低、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等。事故教訓和防范措施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監督,規范和嚴格尾礦庫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審查機制。
《廣西南丹縣鴻圖選礦廠尾礦庫10.18垮壩事故》適用于礦山行業,尤其是涉及尾礦庫建設和管理的企業。此案例對所有從事礦物加工、選礦及尾礦處理的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它不僅適用于新建尾礦庫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運營單位,也適用于現有尾礦庫的安全評估和整改工作。政府部門及相關監管機構也能從中吸取教訓,加強尾礦庫建設項目的審批和監督,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此外,該文檔還適用于安全工程師、環境工程師以及參與尾礦庫安全管理的專業人士,幫助他們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