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巷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運輸 排放 瓦斯 安全技術 措施
- 資源簡介:
-
《運輸巷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11201運輸巷因回風繞道施工貫通后恢復通風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技術措施。文中明確了排放地點為11201運輸巷,排放時間為2011年11月12日早班。參與排放工作的人員包括輔助救護隊員蔣德華、龍青峰、王永忠、錢忠輝、高寧、劉明遠及電工吳保香,其中蔣德華擔任負責人。排放順序按照11201運輸巷的線路進行。在排放前,救護隊員需做好充分準備并攜帶必要的檢測儀器。為確保安全,必須設置警戒區域,并切斷相關電氣設備電源。排放過程中,通過繩索捆綁風筒限制風量,逐步排放積聚的瓦斯,并實時監測瓦斯濃度。當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匯合處的瓦斯濃度達到1.5%時,應減少送入風量以控制濃度不超過1.5%。同時,嚴禁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現象。排放完成后,需檢查巷道內風流中的瓦斯、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并保持穩定30分鐘后無變化方可恢復正常通風。最后,向礦調度室和總工程師匯報工作情況。所有參與排放的人員礦燈需嚴格防爆檢查,撤人范圍涵蓋11201運輸巷、112采區回風巷、風井中所有人員,斷電范圍涉及這些區域內的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運輸巷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行業,特別是針對類似金沙縣云海煤礦這樣存在瓦斯排放需求的企業。該文檔詳細規定了瓦斯排放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技術要求,確保相關人員在排放過程中能夠遵循規范,保障礦井安全。適用于從事煤礦開采、瓦斯管理、通風管理等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參與瓦斯排放工作的救護隊員和電工等一線工作人員。通過學習此文檔,相關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執行瓦斯排放的安全技術措施,提高礦井安全生產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