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風巷避難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回風 避難 施工 安全技術 措施
- 資源簡介:
-
《回風巷避難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為確保11103采煤工作面緊急避險系統的順利實施,在11103回風巷絞車前6米處右幫開掘避難硐室的具體安全技術措施。該措施詳細規定了巷道規格、支護方式、支護工藝及施工工藝等內容。巷道斷面為拱形,凈寬4000mm,凈高2500mm,斷面面積為8.6m2。臨時支護采用金屬前探梁,前探梁用直徑3寸的厚壁鋼管制作,長度不小于4m,每根前探梁設兩個吊環,吊掛在頂板的錨桿上。永久支護采用錨網噴支護,支護材料為全螺紋鋼等強錨桿,壓花菱形鐵絲網,錨桿間排距設計為800mm。支護工藝包括錨桿及錨固劑的使用方法、金屬網的規格及連接方式、錨桿安裝工藝等。施工工藝包括鉆眼爆破的方法、交接班后的安全檢查、放炮時的警戒設置、雷管和炸藥的選擇與使用、人工裝煤(矸)的運輸流程等。防塵管理措施包括濕式打眼、佩戴防塵口罩、安裝水針和水炮泥、設置常開水幕和隔爆水槽、配備軟管進行灑水滅塵等。
《回風巷避難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企業的采煤工作面,尤其是需要在回風巷設置避難硐室的工程項目。該措施為施工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指導,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技術規范,同時也為煤礦安全管理提供參考依據。適用于從事煤礦掘進、支護、爆破和防塵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相關工人。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