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罐區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原則.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火災 爆炸 事故 應急 救援 處置 原則
- 資源簡介:
-
《罐區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原則》講解了罐區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原則,強調了加強第一出動的重要性,指出應以大功率水罐消防車為主進行冷卻,以泡沫消防車、舉高噴射消防車為主進行滅火。文章詳細描述了趕赴現場時應提前了解事故單位信息,確定偵察人員和救援車輛的任務。抵達現場后,需進行詳細的火情偵察,包括詢問和查看燃燒罐及鄰近罐的情況、罐區的消防設施狀況、毗鄰罐受火勢威脅的程度、防護堤的完好程度、地面流淌火的走勢、雨排情況、鄰近罐的儲油情況、水源情況以及是否采取了關閥斷料等工藝措施。文章還強調了劃定警戒區域的重要性,指出應將距著火部位和可能引起連鎖爆炸、燃燒的罐體邊緣100米內的區域劃為爆炸危險區域,200米內的區域劃為戒嚴區域,并嚴格控制進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滅火設施的選擇方面,建議優先使用固定和半固定的消防設施,若無法使用,則選擇大流量移動炮、車載炮或消防機器人進行冷卻和滅火。滅火陣地設置時,應選擇上風方向進攻,當下風方向需要冷卻時,消防員應著全套防護裝具并迅速撤離。針對有人員被困的情況,應選擇正確的個人防護裝備及救援裝備,快速將被困人員救出并移交現場醫護人員。滅火戰術選擇上,應貫徹“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優先救人再滅火。文章還強調了冷卻與保護的重要性,包括對著火罐和毗鄰罐的均勻冷卻,防止油罐受熱坍塌變形。工藝滅火與強攻滅火相結合,但需注意技術難度和安全要求。人員防護方面,進入火場內的人員需著避火服、隔熱服,佩戴空氣呼吸器。觀察預警方面,應設專職觀察員觀察防止沸溢,發現征兆時立即撤離。滅火后續工作包括繼續冷卻降溫,確保溫度降至安全溫度后結束冷卻,并處理消防污水。
《罐區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原則》適用于石油、化工等行業的罐區管理人員、消防隊員、應急救援人員及相關部門。這些人員在面對罐區火災爆炸事故時,可以參考本文中的處置原則,提高應急響應效率,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該文也可作為培訓材料,用于提升相關人員的應急救援能力和技術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