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傷事故處理管理制度.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工傷事故 處理 管理制度
- 資源簡介:
-
《工傷事故處理管理制度》講解了集團公司為加強施工現場民工工傷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定和流程,旨在規范民工工傷保險及賠付處理,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減輕各班組因工傷事故產生的費用負擔。制度明確了民工參保范圍,規定了參保對象為與企業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村戶籍人員及非農戶籍職工,年齡范圍為男性18至60周歲、女性18至55周歲。文中還詳細列出了工傷保險繳費標準,包括按工程項目施工承包合同總造價的0.2%征繳,以及對特定大型項目費率的調整辦法。工傷處理原則強調了“有申報、有依據,予以受理;有申報,無依據,不予受理”。制度還明確了各部門在工傷保險管理中的具體職責,如財務處負責繳納保險費,質安處負責申報參保名單及處理工傷事故,督查處負責簽訂勞動合同并監督參保情況,項目部負責事故報告,土建公司負責審核相關事宜,法務辦提供法律服務保障。此外,文件還詳細描述了發生工傷事故后的處理流程,包括報告程序、送醫治療、事故報告撰寫、費用承擔方案制定、工傷申請報告提交、工傷認定申報、工傷待遇審核及勞動能力鑒定申請等步驟。最后,制度規定了工傷費用管理的具體措施,包括班組長支付醫藥費的原則、公司墊付費用的條件及償還方式。
《工傷事故處理管理制度》適用于紹興市區范圍內從事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企業,包括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交通、水利及其附屬工程等。該制度不僅適用于企業內未參保的民工,也適用于在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工地直接從事施工工作的非農戶籍職工。通過這一制度,企業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應對工傷事故,確保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同時減少企業和班組因工傷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