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修負責、機修工安全操作規程.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機修 負責 安全 操作規程
- 資源簡介:
-
《機修負責、機修工安全操作規程》講解了機修工在進行各種機械設備維修和操作時必須遵守的安全規程。具體包括:上崗前必須穿戴勞保護具,禁止卷起袖口或穿短袖進行焊接作業;嚴禁站在運轉的設備上檢查、檢修,合理使用檢修工具和設備;在鋅粉箱及其周圍禁止使用明火,必要時采取防火措施;使用割槍時,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需保持10米的安全距離,施焊現場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品;維修前必須關閉電源并懸掛警示標志;電焊機接零線及電焊工作線不得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機殼接地須符合安全規程;焊接前檢查焊機機殼、電源線接零或接地情況,確保屏護裝置完善;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在密封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接地可靠,設有良好通風措施;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板或隔熱措施;雷雨天禁止露天使用電焊機;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在人多的地方或集中施焊時,應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焊機啟動后,焊工的手和身體不應接觸二次回路導體;設備上電氣線路器件及電動工具發生故障,應交電工修理;工作中拆卸零件應放置穩固,安裝設備時嚴禁用手插入連接面;工作完畢或因故離開工作崗位,必須斷開設備和工具的電、氣、水、油源,清理工作場地;定期檢查氣帶老化情況,發現氣帶老化、裂紋、漏氣等情況應及時更換;發現氧氣閥門失靈或不能關閉時,應讓瓶內氧氣自動跑盡后進行修理;遇到回火時,應立即關閉切割氧氣閥門,再關閉乙炔閥門和預熱氧閥門;乙炔瓶著火時,應用干沙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出現燒傷、燙傷、灼傷事故,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后到醫療點包扎;出現機械性外傷事故,現場人員應對傷者采取止血措施并送醫搶救;焊條頭、廢料件不得亂扔,應就地放置并及時清理;對接作業時,應避免高空對接,工具使用符合規范;裝配工作時,應遵循從內向外、由下向上的原則。
《機修負責、機修工安全操作規程》適用于各類機械制造、維修和裝配企業,特別是涉及焊接、切割等高風險作業的工廠和車間。該規程為機修工提供了詳細的安全操作指南,幫助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預防事故,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時,該規程也適用于相關管理人員,幫助他們監督和指導機修工的安全操作,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