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用燕麥與箭筈豌豆混播旱作栽培技術規程DB15T3219-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燕麥 豌豆 旱作 栽培技術 規程 DB15T3219 2023
- 資源簡介:
-
《飼用燕麥與箭筈豌豆混播旱作栽培技術規程》講解了飼用燕麥與箭筈豌豆在降水量300毫米以上區域的混合播種栽培全過程,包括品種選擇、種子質量要求、播前準備及田間管理的技術細則。《標題》描述了該技術適用于內蒙古特定氣候條件下開展燕麥和箭筈豌豆混播的旱作農業場景。具體內容中明確了混播作物的選擇標準,指出需要采用耐旱并適合粗放管理模式的品種,種子需滿足國家標準規定的二級或以上等級。同時,在播種前,選地方面推薦地勢平坦、保水性好的土地,并詳細規劃了秋季深耕和春季旋耕的具體深度。關于施肥部分,則建議秋耕期間加入一定量腐熟有機肥作為基礎保障作物成長。此外,播種時間節點與氣象條件直接掛鉤,明確春播與夏播的時間節點與適宜的地溫條件。播種過程中對兩類作物的具體數量以及方法也進行了嚴格的界定,例如同行條播時行距的要求、春夏播不同深淺控制等要點均有詳述。最后,田間管理方面著重提出了針對燕麥生長周期內兩次除草的階段,以及可能發生的病害如燕麥黑穗病、紅葉病等情況所采用的化學藥物干預措施,同時還提到了箭筈豌豆薊馬蟲害的專業處理方法。至于收獲環節,《標題》明確了應于燕麥乳熟期進行適時采收,以此保證飼料營養價值。
《飼用燕麥與箭筈豌豆混播旱作栽培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及其周邊生態環境類似地區的農林業工作者或種植戶群體,尤其面向年降雨量達到300毫米以上的干旱地區,為從事飼料生產及畜牧養殖相關行業人員提供規范指導。這一技術標準主要服務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科技人員以及廣大牧民和農戶,助力其在實踐中掌握正確的種植技能與田間管理要領,以提升混播作物產量和質量,促進地方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和生態恢復。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