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草地景觀生態質量評價技術規程DB15T2386-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天然 草地 景觀 生態 質量 評價 技術規程 DB15T2386 2021
- 資源簡介:
-
《天然草地景觀生態質量評價技術規程》講解了內蒙古地區對天然草地進行景觀生態質量分級和評價的方法與依據,包括評價指標的設計與具體計算步驟。描述了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三大屬性,即景觀天然性、土壤穩定性和植物群落完整性,這三大屬性下細化出八項具體指標,分別為干擾斑塊比重、干擾斑塊密度、地表風蝕、地表水蝕、草地建群種、植被覆蓋度、地上現存量和凋落物量。同時,《規程》詳細列明了各項指標的分級評分規則,并強調了采用加權平均法結合不同權重系數對草地景觀生態質量進行綜合評判的過程。通過規范引用的標準文件以及術語定義,《規程》為生態研究人員提供了統一的科學語言和技術指導。此外,《規程》還指出了以接近頂極狀態的天然草地為參照區的重要性,用于對比分析評價區內的各類指標表現。
《天然草地景觀生態質量評價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地區的天然草地管理機構、生態保護研究單位、草原監測人員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對于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以及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這一標準可以作為實施監督與決策制定的技術參考。此外,該規程也適合從事草原生態系統恢復與保護工作的企業或社會組織應用。其適用范圍主要聚焦于天然草地的生態質量管理及保護工作,特別針對具有典型草原植被分布特征區域的應用場景提供支持。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