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福利機構引導式教育康復服務技術規范DB15T1036-2016.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兒童 福利 機構 引導 教育 康復 服務 技術規范 DB15T1036 2016
- 資源簡介:
-
《兒童福利機構引導式教育康復服務技術規范》講解了兒童福利機構在實施引導式教育康復服務的基本要求與技術標準。本文件通過明確人員、設備、環境及安全的具體條件,以及記錄保存的規定內容,詳細描述了保障患兒在引導式教育體系中接受全面康復支持的方法。標準定義了包括“引導式教育”“引導員”等核心術語,并區分了第一引導員和第二引導員的角色職責。同時闡述了常見設備(如木條床、梯背架、姿勢矯正椅等)的作用及其對特定功能障礙患者的功能改善情況。針對訓練的開展,《技術規范》特別關注安全性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預防措施以避免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身體傷害,并強調每節課需準確記錄活動內容、目標達成狀況和參訓者表現反饋等內容。此外文檔還指出了康復治療的適用癥與禁忌癥,具體列明了絕對禁忌癥與相對禁忌癥的范圍。
《兒童福利機構引導式教育康復服務技術規范》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內各級兒童福利機構從事引導式教育康復服務的操作實踐。這份標準為所有負責兒童康復工作的從業人員(例如引導員及輔助人員)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服務參考依據,尤其對于從事腦癱兒童以及其他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患者的護理工作人員尤為關鍵。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通過本標準了解到如何依據兒童的具體需求設計個性化課程,并按照既定規程安全高效地實施康復治療流程,使參訓兒童在各方面能力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與恢復。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