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耕地質量分級與保護利用技術規程DB15T1787-2019.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陰山 北麓 農牧 交錯 耕地 質量 分級 保護 利用 技術規程 DB15T1787 2019
- 資源簡介:
-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耕地質量分級與保護利用技術規程》講解了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耕地質量分級的基本原則、等級劃分的具體指標,以及不同等級耕地的利用方向和技術要求。《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耕地質量分級與保護利用技術規程》描述了該區域耕地受地形部位、坡度、侵蝕程度、灌溉條件等因素影響,從優到低劃分為五個等級,并對各類等級提供了對應的農業生產模式與保護利用方案。對于優質耕地,主要以作物高效產出為目標,并通過合理的耕作方式及肥水配套技術提高土壤生產力;對于中、較低等級耕地,則側重于農業生產的同時結合保育措施,合理確定產量并減少成本支出;而對于低等級耕地則優先進行生態保護和地力提升,重點種植抗旱植物或發展生態農業,并在條件允許時進行退耕還草等措施恢復生態環境。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耕地質量分級與保護利用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脈以北的地區,包括太仆寺旗、多倫縣等十余個旗縣區。該標準同樣可為生態條件相似地區的耕地質量評價與利用提供指導依據。適用于政府農業管理部門、農技推廣機構、研究單位以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個體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如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通過對不同區域和土地特點的應用,為合理布局農業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有助于保障當地糧食安全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的實現。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