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種植技術規程DB15T3549-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益母草 種植 技術規程 DB15T3549 2024
- 資源簡介:
-
《益母草種植技術規程》講解了益母草種植的相關技術細節和規范要求,內容覆蓋術語與定義、播前準備、播種過程、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收獲等多個方面。該文件描述了適宜益母草種植的土壤類型為土層深厚、地勢平坦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同時強調翻耕后應達到地面平整及土塊均勻的標準。針對播種,詳細介紹了種子的質量標準(包括凈度≥90%、發芽率≥85%)、施用基肥的具體用量(農家肥1500-2000 kg/667)、磷肥使用量及播種期與深度要求等內容。在田間管理方面,文檔對灌溉追肥、間苗補植等進行了明確指導,確保種植密度適中(3萬株/667)。同時,對主要病害(銹病、白粉病)和蟲害(地老虎、蚜蟲)的防控方式予以說明,強調用藥選擇高效低毒且需符合綠色標準。最后,文檔規定了兩種不同的收獲節點:用于草田的現蕾期刈割與種子收獲的果實轉灰褐色時間。
《益母草種植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地區開展益母草規模化種植的相關單位及個人。具體涵蓋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地方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農場、農業公司、基層農技站以及有志從事益母草生產的種植戶。該技術規程也特別針對益母草種植的規范化作業提供支持,為區域內中藥材生產質量提供了科學指導與依據。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
相關文檔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