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沙鼠防治技術規程DB15T2354-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大沙鼠 防治 技術規程 DB15T2354 2021
- 資源簡介:
-
《大沙鼠防治技術規程》講解了內蒙古自治區大沙鼠的監測調查、發生(危害)等級劃分以及相應的防治技術和效果評價。該規程明確了大沙鼠的術語定義,并描述了具體的鼠害調查方法,包括踏查與樣地調查,強調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和捕獲率的重要性。規程詳細列舉了監測時間和手段,并將鼠害劃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個級別。文件根據發生危害程度制定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對于輕微鼠害提倡生態保護與天敵控制;中度危害推薦使用物理方法結合無公害藥劑;在嚴重鼠患區域則實施物理措施和限用鼠藥防控策略。同時,規程提供了各類防治效果的評估方案,從生態保護與天敵控制、物理防治到藥物防治,每一類均有明確的指標判定效果是否合格,確保鼠害得到及時而科學有效的管控。
《大沙鼠防治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地區的草原保護站、林場管理部門、農業綜合服務部門及從事鼠害研究的技術人員。這一文件尤其適合阿拉善盟及周邊生態較為脆弱且受到鼠害影響的區域內的工作者參考,為他們提供規范化的操作流程以應對區域內大沙鼠的問題。此外,規程也適用于需要進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機構,幫助其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與治理計劃,從而保障內蒙古地區的生態環境平衡。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