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興安嶺北麓馬鈴薯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程DB15T2552-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大興安嶺 北麓 馬鈴薯 主要 病害 防治 技術規程 DB15T2552 2022
- 資源簡介:
-
《大興安嶺北麓馬鈴薯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程》講解了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麓地區針對馬鈴薯病害的防控策略和技術手段。該標準明確了五種主要病害——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瘡痂病和黑脛病的具體特點及應對方式,并詳細列出各種防控方法,從播種前的準備、播種期的防控措施到生長期不同階段病害發生時的針對性處理均有詳細描述。對于預防病害,文件強調選用抗性品種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輪作模式、合理消毒種薯及土壤以減少土傳疾病的發生率等綜合技術路徑。苗期至現蕾期間,根據每種病害特性推薦多種化學藥劑及施用規范,而開花期到塊莖膨大期則重點關注早疫病與晚疫病的交替用藥方案和具體操作細則。此外,文中特別提醒對田間濕度過高的情況加強監測與噴藥防治的必要性,結合附錄中詳細列舉的各種藥劑用量以及使用時機建議,使生產者能夠系統化管理馬鈴薯的整個生育周期中的病害風險。
《大興安嶺北麓馬鈴薯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程》適用于從事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麓馬鈴薯種植的相關從業人員,如專業農民、種植合作社、農業企業以及相關技術服務人員。此外,這一規程還適合作為農業科研機構研究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的重要參考。通過本標準的推廣應用,可助力區域范圍內科學有效地降低馬鈴薯主要病害的影響程度,進而促進地方農業生產的安全、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