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靈菇菌種生產技術規程DB15T1622-2019.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白靈菇 菌種 生產技術 規程 DB15T1622 2019
- 資源簡介:
-
《白靈菇菌種生產技術規程》講解了白靈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的母種、原種和栽培種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規范與具體要求。該文件從術語定義入手,明確指出白靈菇這一珍稀木腐真菌的重要價值,隨后詳細介紹了生產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環境、設施、設備、容器及培養原料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與具體規定。特別是在培養基制備、滅菌、冷卻等方面的細節,文件給予了精準指導。例如母種生產的流程,包括馬鈴薯或麥粒為原料的兩種可選擇的培養基配方;對于分裝、高溫高壓滅菌的具體參數進行了詳細的設定,并描述了斜面的形成方法。文件還對固體菌種和液體菌種容器提出了明確要求,且特別針對不同菌種級別提供了詳細的容器選擇說明和操作指引。通過以上規定與標準流程,確保白靈菇菌種生產過程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白靈菇菌種生產技術規程》適用于工廠化生產企業以及合作社中從事白靈菇菌種生產和管理的相關人員。這既涵蓋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企業的需求,同時也兼顧了中小規模合作社的實際應用情況。該文檔旨在幫助食用菌種植及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掌握并實施規范化的生產工藝,從而提升白靈菇菌種的品質與產量,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保障白靈菇生產全過程的安全性、穩定性與高效性。
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