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病防治法》測試卷附答案解析(二).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職業病防治法 職業病 防治 測試 答案 解析
- 資源簡介:
-
《職業病防治法》測試卷附答案解析(二) 一、單選題(20道,每題2.0分,共40.0分)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哪項描述正確?( ) A. 只有單位有權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B.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C. 有關部門收到相關的檢舉和控告后,可以擇機處理。 D. 對防治職業病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不給予獎勵。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三條,該條款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有關部門收到相關的檢舉和控告后,應當及時處理。對防治職業病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所以正確答案為B。 2. 用人單位對于職業病病人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 A. 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B. 調離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并妥善安置 C. 對疑似職業病病人解除勞動合同 D. 減少疑似職業病病人的崗位津貼 解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56條,用人單位應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并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選項B雖提到合理安置職業病病人但并不完整,而選項C和D與法規不符。 3. 用人單位在采用新技術、工藝、設備或材料時,必須對其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有所了解。如果因隱瞞危害而導致職業病發生,由誰承擔責任?( ) A. 勞動者個人 B. 用人單位 C. 政府監管部門 D. 技術提供方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該條款明確指出用人單位應對所采用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產生的職業病危害負責,并對隱瞞其危害而采用的情形承擔相關后果責任,所以正確答案為B。 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哪項是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履行的義務? A. 僅需告知勞動者工作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 B. 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C. 只需口頭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情況 D. 可以選擇性告知勞動者部分職業病危害及其防護措施 解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33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必須如實告知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內容,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確。因此,選項B正確。 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下列哪項不是國家對于職業病防治的態度? A. 鼓勵和支持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 B. 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 C. 積極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技術、工藝、設備、材料 D. 忽視對職業病的機理和發生規律的基礎研究 解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八條, 國家是鼓勵和支持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強對職業病的機理和發生規律的基礎研究, 提高職業病防治科學技術水平;積極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技術、工藝、設備、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因此選項D與法律要求相違背。 6. 醫療機構的建設項目中,哪些情況下需要衛生行政部門進行驗收?( ) A. 所有建設項目 B. 僅限可能產生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 C. 僅限普通辦公區域的建設項目 D. 以上都不是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19條的規定。該條款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可能產生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放射性職業病防護設施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對于其他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則由建設單位負責依法組織驗收。 7. 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收受職業病診斷爭議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將會受到哪些處罰? A. 警告 B. 沒收收受的財物 C. 罰款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D. 取消其擔任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資格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條。根據該條款,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如果收受了職業病診斷爭議當事人的財物或其他好處,則會受到警告、沒收財物、罰款以及取消資格等處罰。選擇D是因為在這些懲罰中,取消資格是最直接相關的處理措施之一。 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工作環境舒適度 B.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 C. 為了增加企業生產效率 D. 為了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一條。制定該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因此選擇B。 9. 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 A. 自行處理,不需要報告 B. 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C. 僅向單位內部管理層報告 D. 只在嚴重情況下才報告 解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條,當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選項B正確地反映了法律的要求,其他選項則不符合法律規定。 1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以下關于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用人單位工作場所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則無需申報 B. 用人單位只需向稅務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C. 用人單位工作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申報危害項目 D. 申報后無需接受監督 解析:此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六條。根據該條款規定,用人單位工作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時,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申報危害項目,并接受監督。選項A不準確,即使沒有發現明顯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也需進行風險評估;選項B混淆了申報對象;選項D與法規相違背。 11. 當確診為職業病時,除了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外,還需要向哪個部門報告?( ) A. 環境保護部門 B.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C.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D. 無需再向其他部門報告 解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當確診為職業病時,用人單位還應當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所以正確答案是B,而其他選項與本法規無關。 12. 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誰承擔?( ) A. 個人承擔 B. 社會救助機構承擔 C. 該用人單位承擔 D. 國家財政承擔 解析:此題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59條。根據規定,如果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而其所在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則該單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