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雨防雹火箭系統技術要求QXT359-2016.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增雨防雹 火箭 系統 技術 要求 QXT359 2016
- 資源簡介:
-
《增雨防雹火箭系統技術要求QXT359-2016》講解了增雨防雹火箭系統的技術規范及關鍵參數,內容涵蓋了系統的組成以及各個組件的具體技術標準。《增雨防雹火箭系統技術要求》描述了該系統的結構由發射架、發射控制器和火箭彈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其中,在發射架技術要求方面,文件明確規定其發射仰角應在45°到85°范圍內,方位為0°到360°的全角度覆蓋,并且能適應海拔高度不低于4500米和溫度范圍在-20℃至50℃的惡劣環境條件,同時具備多型號兼容功能和明確條碼標識規定。此外,對使用壽命設定了不低于8年的底線。對于發射控制器,文件指出設備需滿足簡易操作原則,設置保險裝置確保安全性,能夠精準檢測火箭彈狀態并分別或連續控制各枚火箭彈,支持交流與直流兩種供電方式,并且對使用壽命也設置了8年的最低限制。關于火箭彈的技術要求,具體闡述了火箭彈的最大射高偏差、主動段內角度偏差等關鍵指標必須滿足的標準,并依據可靠性的差異劃分為A、B、C三級,同時對火箭彈的作用可靠性數值進行了細致的規定。另外明確了火箭彈自炸銷毀時最大殘骸重量以及傘降回收落地速度的要求,規定了非作業期間防止誤觸發的安全措施和催化劑播撒持續時間等細節。
《增雨防雹火箭系統技術要求QXT359-2016》適用于增雨防雹火箭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相關行業人員,包括負責該系統的設計工程師、研發團隊、生產制造商、質量檢驗員、驗收專家以及實際使用的操作人員和技術維護人員。尤其適用于從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機構和個人,例如地方氣象局及其相關管理部門,他們需要根據本標準執行各項環節的技術把控工作,從而保障增雨防雹火箭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此標準同樣可以為相關院校和培訓機構用于教學及培訓資料,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