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撂荒耕地遙感監測技術規程DB1301T385-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麥 撂荒 耕地 遙感 監測 技術規程 DB1301T385 2021
- 資源簡介:
-
《小麥撂荒耕地遙感監測技術規程》講解了小麥撂荒耕地遙感監測的程序和技術要求,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以及定義了一系列與本監測流程相關的專業術語。規程中詳細規定了數據與軟硬件的要求、小麥撂荒耕地監測的方法、精度驗證和關鍵節點的追溯記錄等,這些規定為實際操作提供了指導原則。具體到監測方法方面,《規程》描述了基于衛星多光譜影像進行遙感影像準備的標準,包括影像獲取時間(從每年10月1日到次年6月30日)、影像質量控制標準、空間分辨率設定(如多光譜衛星影像應包含藍、綠、紅及近紅外波段,并確保各生長期有至少一幅高質量影圖像)。同時針對野外調查部分,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區域選取方式,確保能夠準確反映出不同時間段內作物種植的情況變化;在統計與制圖環節,《規程》要求對遙感監測所得出的小麥撂荒耕地數據進行全面梳理,并將其轉化為可視化的地圖形式以便更直觀地了解撂荒耕地的位置分布與數量狀況。
《小麥撂荒耕地遙感監測技術規程》適用于石家莊市轄區內負責農業管理和技術支持工作的相關部門,如各區縣農業管理部門、農技推廣部門等。此文件不僅明確了上述機構在執行監測任務時所需遵循的具體步驟和技術規范,還通過確立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來保證全市范圍內小麥撂荒耕地監測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從而幫助政府部門更好地掌握土地使用情況,為科學合理規劃耕地資源提供了有力依據。此外,非石家莊市的其他地區如果存在相似的地理環境和管理需求,也可以參考本規程進行相應的工作調整。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