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涼山區荷蘭豆生產技術規程DB1301T075-2005.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山區 荷蘭豆 生產技術 規程 DB1301T075 2005
- 資源簡介:
-
《冷涼山區荷蘭豆生產技術規程》講解了適用于石家莊市冷涼山區荷蘭豆的生產規范,該標準明確了從產地環境、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到采收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根據這一規定,冷涼山區荷蘭豆的生產需要嚴格遵循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和特定的技術條件,如選擇有機質含量較高的中性土壤進行種植,并且強調荷蘭豆對于土坡條件沒有苛刻的要求,在排水良好的地塊或沙壤均可生長。同時對種子的選擇提出了純度和發芽率等嚴格的質量要求,建議使用臺灣平城荷蘭豆及臺中11號等優良品種。并且在播種時間上通常選定4月中旬,在播種前要提前施肥并整理田間土地;播種時需確保播種密度適宜、覆土耙平以及后續管理到位。在作物生長期間,則注重通過除草、中耕來促進其健康發育,并且當幼苗達到一定高度時搭建竹竿支架并用銀色塑料繩拉牽引幫助其向上攀爬生長,整個生產過程必須保證病蟲害防治方法符合DB13/T453規定的標準,以控制病蟲為害安全使用農藥,從而保障作物產量質量,使最終采收的產品既能滿足市場的高標準需求,又能確保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生態可持續性,減少化學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問題。
《冷涼山區荷蘭豆生產技術規程》適用于中國北方類似冷涼山區的荷蘭豆種植地區。特別是在具有同樣自然環境條件和農業資源特點的區域,比如石家莊周邊的其他縣市乃至更大的范圍內擁有相似海拔和溫度帶的地方都可以依據這份規程進行參考應用。這份文件為農民提供了詳細的指導方針和技術支持,以便更好地實施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確保所產出的荷蘭豆在質量上達到國家有關綠色食品的標準。這對于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提高當地農民收入水平都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此外,相關農技推廣人員也可利用此規程培訓種植戶,并監督生產過程中對標準執行的情況,促進地方特色經濟作物產業健康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