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東部地區典型湖泊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技術導則DB15T3798-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內蒙古 東部地區 典型 湖泊 水生 環境質量評價 技術 DB15T3798 2024
- 資源簡介:
-
《內蒙古東部地區典型湖泊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技術導則》講解了針對內蒙古東部地區常年水面面積為2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典型湖泊的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方法。該導則涵蓋了術語和定義、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具體的評價方法等內容,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手段對湖泊的生態系統健康、生境保護、環境保護和資源保障進行全面評價。文中強調了針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三大評價原則,并詳細列出了包括小型魚類比例、藍藻水華面積比例、水生植被面積等在內的具體評價指標。為了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與客觀性,還提供了多種規范性引用文件和技術標準作為支撐材料。此外,附錄A中收錄了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BMWP指數列表,用于輔助進行生物多樣性觀測。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綜合考量,最終形成能夠全面反映湖泊整體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綜合指數。
《內蒙古東部地區典型湖泊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技術導則》適用于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等五地,針對常年水面面積在2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典型湖泊進行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水面面積小于20平方公里的湖泊也可參照此導則執行。本導則特別適合環境監測部門、地方政府及相關科研機構使用,以指導并規范區域內的湖泊水生態系統的監測與管理,為制定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依據。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