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生態風險評估技術規范DB63T2380-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草原 生態 風險 評估 技術規范 DB63T2380 2024
- 資源簡介:
-
《草原生態風險評估技術規范》講解了草原生態風險評估的標準化流程和技術要求,涵蓋了術語定義、評估流程、指標體系以及評估方法與結果。該標準詳細規定了評估草原生態風險所需的各項步驟,包括資料收集、現場調查和具體評估等環節。文件中明確了草原生態風險是指草原受到內外因素威脅導致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發生改變,并定義了關鍵概念如草原生態風險等級、基準年、退化草原等。評估流程部分描述了從收集相關資料到最終編制評估報告的全過程,強調了數據準確性和全面性的重要性。評估指標體系中列出了多項核心指標,如草原面積變化、總覆蓋度相對百分數減少率、草原退化率、物種豐富度變化率等,并為每個指標設定了權重及分級賦值,確保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評估方法部分介紹了通過計算各指標的風險值來得出草原總風險值的具體方式,而評估結果則根據分值劃分了三個等級,以明確草原生態狀況。
《草原生態風險評估技術規范》適用于青海省乃至其他具有相似生態環境地區的林業和草原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及第三方評估機構。它為這些單位提供了系統化、規范化的評估工具,幫助他們更好地監測和管理草原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態。該標準尤其適合從事草原保護、恢復工作的專業人員使用,也適用于涉及草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企業,在進行項目規劃時參考,從而確保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保護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