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術指南DB63T2387-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公路 路基 涎流冰 防治 技術 指南 DB63T2387 2024
- 資源簡介:
-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術指南》講解了公路路基涎流冰的防治技術和相關規范,為應對寒冷氣候條件下地下水出露后形成的凍結現象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指導。該指南涵蓋了術語和定義、總則、勘察、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等方面的內容。在術語和定義部分,明確了涎流冰、擋冰墻堤、聚冰溝(坑)、凍結溝等專業術語。總則部分強調了“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因地制宜、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并提出使用“四新”技術時應通過試驗驗證,以及保護原有植被地貌的重要性。在勘察方面,指南詳細描述了病害發育路段工程地質勘察的要求,包括水源類型、流量、凍融周期等參數的調查。設計部分具體介紹了凍結溝、擋冰堤、擋冰墻、聚冰溝(坑)、透水路堤、滲溝、滲水管、滲井、暗溝(管)和保溫擋土墻等多種結構的設計要點。施工部分則對圬工構造物、地下排水構造物和土工構造物的施工提出了具體要求。最后,質量驗收部分確保所有防治措施符合標準,完工后還需進行跟蹤監測,以便后期評估和改進。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術指南》適用于高寒地區公路建設與維護領域,特別是那些面臨嚴重涎流冰問題的路段。該指南主要面向公路設計人員、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它為寒冷地區的公路工程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技術規范,幫助相關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涎流冰防治技術。通過對涎流冰成因、分布、危害程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指南為設計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于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減少因涎流冰引發的交通事故和經濟損失。同時,該指南也適用于交通管理部門,用以制定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確保公路建設和運營的安全高效。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