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煤廠管理制度(合集7篇).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選煤 管理制度
- 資源簡介:
-
安全人之家小編整理了選煤廠管理制度合集7篇,選煤廠管理制度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煤炭加工的質量與效率,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穩定,還能通過規范作業流程,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環境污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選煤廠管理制度第一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建設本質安全型選煤廠,根據《安全生產法》、《選煤廠安全規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程和集團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條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堅持講求實際、尊重科學、嚴格管理、注重實效的原則,切實加強安全管理,不斷提高選煤廠安全生產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實現安全、高效、文明生產。 第二章安全責任制和管理機構 第四條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和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領導和各類人員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第五條廠長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總工程師對安全工作負技術責任,副廠長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 第六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裝備。 第七條安全管理機構的基本職責 (一)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和勞動保護的政策、法令和法規; (二)制定選煤廠有關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和規章制度并組織監督貫徹實施; (三)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參與各類規程、措施的審核、監督落實工作; (四)參與新建、改擴建、技術改造等工程的設計審查、安全監督、竣工驗收工作; (五)組織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工作; (六)組織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 (七)組織和參加各類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八)組織制定、修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預案的演練與落實。 (九)收集整理各類安全檔案,做好上報、存檔等工作。 第八條選煤廠各生產車間應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協助車間領導和廠安全管理機構做好本車間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投入保障 第九條要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加強安全費用的使用管理和監督,確保安全費用的及時到位和安措工程按質按量完成。 第十條保證安全費用的提取和使用額度不低于有關規定的額定要求(不低于銷售收入1%或10元/噸精煤提取)。 第十一條安全費用主要用于安全裝備、安全設施、安全培訓、安全隱患治理和安全管理。 第十二條安全費用的使用原則: (一)專款專用的原則 安全費用必須用于選煤廠安全生產的相關支出,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擠占和挪用; (二)重點保證的原則 安全費用分輕、重、緩、急,重點保證用在安全裝備、安全設施的完善和重大隱患治理以及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達到消除事故隱患和杜絕重大事故的目的; (三)突出效果的原則 安全費用最終要落實到使用效果上,通過過程監督檢查、質量把關和驗收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十三條安全費用要實行全過程監督,所有工程必須有計劃、有審批、有設計和審查、有監督、有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和實際效果。 第四章安全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 第十四條建立健全逐級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制定廠和所屬各車間、科室安全管理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措施,認真貫徹落實。 第十五條制定和落實安全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工資總額的20%作為安全績效結構工資,并制定相應的安全績效綜合考核辦法,與職工行為規范、工作質量等掛鉤,進行考核兌現。 第十六條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推行全員安全風險抵押制度,加大各級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環節人員意識、責任意識,并明確考核方案。 第十七條上級單位下發的安全獎勵資金必須專款專用,由廠安監部門按規定考核后落實兌現。 第五章安全會議和安全培訓 第十八條建立健全各級安全會議制度,主要包括車間安全例會、廠安全辦公會、安全例會、隱患排查會以及專題安全會議,可以分別召開,也可以合并召開。 第十九條車間安全例會每旬至少召開一次,廠安全例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 第二十條安全會議由領導班子成員、工程技術人員、車間和業務部門負責人參加,全面分析總結安全狀況,安排部署安全工作,研究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 第二十一條執行安全述職制度。生產車間行政正職每月在廠安全例會進行一次安全述職,述職人對安全述職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負責,安監部門對安全述職書進行備案。 第二十二條建立健全安全培訓制度。逐步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第二十三條安全培訓要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組培訓、教考分離、全員參與、質量保證、重點突出、展開閱讀全文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