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防火危險源辨識(3頁).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完整 防火 危險源 辨識
- 資源簡介:
-
《(完整)防火危險源辨識》講解了施工現場火災危險源的辨識方法和具體控制措施。文章列舉了23項常見的火災危險源,包括在易燃易爆區域動火未辦理手續、施工現場消防器材配置不當、吸煙、動火后未檢查火源、機動車未安裝防火帽、氧氣乙炔瓶暴曬、使用易燃液體擦洗、高溫設備上放置可燃物、消防通道不暢、臨時用電設施安裝不當、高處動火、靜電噴漆場所未接地、氧氣乙炔管混用、電焊和氣焊同時作業、氧氣瓶與用火地點距離不足、室內熬制瀝青無阻擋、襯里作業穿著易產生火花的衣物、夜間作業照明前放置易燃物品、電線破皮或插座損壞、焊渣引起明火、電焊機接線未壓牢等。每個危險源都詳細列出了可能導致的事故、判別依據、危險級別和相應的控制措施。此外,文章還介紹了危險源評價方法及標準,通過計算事故可能性(L)、暴露頻率(E)和后果嚴重性(C)的乘積來確定風險等級,分為極其危險、高度危險、顯著危險、一般危險和稍有危險五個級別。
《(完整)防火危險源辨識》適用于建筑施工行業的管理人員、安全工程師、現場工人以及相關監管部門。該文檔旨在幫助相關人員識別和評估施工現場的火災危險源,制定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消防安全。通過詳細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有助于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水平,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